“第四届水下无人系统技术高峰论坛”
——有人/无人协同技术
会议通知
2021年12月4日
中国·西安
一、论坛简介
水下无人系统是现代海洋装备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装备中的新概念、新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水下无人系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成为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水下无人系统技术,逐步促进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强水下无人系统及其相关行业的融通发展,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定于2021年12月4日在西安联合主办“第四届水下无人系统技术高峰论坛”。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有人/无人协同技术”,届时将邀请国内无人系统及相关技术领域著名院士、知名专家等出席并作主题报告,就该领域的科技前沿技术和研究热点进行交流,探讨其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及其影响。
二、论坛时间
论坛时间:2021年12月4日
三、论坛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
协办单位:水下信息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学术媒体支持:《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四、论坛形式(线下主会场+视频)
1.线上请扫码参会
2.线下主会场地点:中国船舶第七〇五研究所研发大楼3楼学术报告厅(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96号)。
五、论坛议程安排
日 期 | 时 间 | 内 容 | 主持人 | 地 点 |
12月4日 | 9:00-9:30 | 论坛开幕式 | 3楼学术报告厅 | |
9:30-10:00 | 邱志明院士报告(海军研究院):海洋机器人跨域协同研究进展 | 潘光 | ||
10:00-10:30 | 孙大军教授报告(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时代背景下水声协同探测技术发展思考 | |||
10:30-11:00 | 葛彤教授报告(上海交通大学):“思源号”万米无人遥控潜水器 | |||
11:00-11:30 | 邹丽教授报告(大连理工大学):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 | |||
11:30-12:00 | 段浩研究员报告(中国船舶第七〇五研究所):UUV总体设计及效能评估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 |||
12:00-13:00 | 午餐 | 705所餐厅 | ||
13:00-13:30 | 潘光教授报告(西北工业大学):仿蝠鲼柔体潜水器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史小锋 | 3楼学术报告厅 | |
13:30-13:55 | 刘恒利博士报告(鹏城实验室):海洋无人系统-智能船舶新未来 | |||
13:55-14:20 | 曹聚亮研究员报告(国防科技大学):面向作战运用的水下导航技术思考 | |||
14:20-14:45 | 白博峰教授报告(西安交通大学):水下超临界流体闭环动力技术及应用展望 | |||
14:45-15:10 | 刘凇佐教授报告(哈尔滨工程大学):环境自适应多体制水声通信技术 | |||
15:10-15:35 | 孙海信教授报告(厦门大学):基于单源点协同导航系统 | |||
15:35-16:00 | 徐敏义教授报告(大连海事大学):基于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水下能量收集 | |||
16:00-18:00 | 论坛学术交流 | 蔡卫军 | ||
18:00-19:00 | 晚餐 | 705所餐厅 |
六、参会须知
线下主会场仅限西工大、705所与会代表及西安地区嘉宾。请参会人员(含线上、线下)提前10分钟入场。
特别提示:线下与会代表须扫码测温进入会场,且全程佩戴口罩。
七、会务工作
联系人及电话:
姓名 | 手机 | 单位 |
赵大智 | 18629354480 | 中国船舶第七〇五研究所 |
哈海荣 | 15686204801 | 中国船舶第七〇五研究所 |
许 妍 | 15619395513 | 中国船舶第七〇五研究所 |
樊 荣 | 13992867331 | 中国船舶第七〇五研究所 |
席 杰 | 17792397093 | 西北工业大学 |
赵玫佳 | 13810048795 |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
附件:《第四届水下无人系统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目录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西北工业大学 第七〇五研究所
2021年11月23日
附件:
《第四届水下无人系统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目录
序号 | 题目 | 作者 |
1 | 水下有人/无人协同技术发展概况 | 吴天祺 |
2 | 不同材质下的两栖推进器叶片跨介质入水抗冲击能力研究 | 赵鑫,刘钢旗,耿小明,柴韶男,蔡卫军 |
3 | 基于VMD-PSO-LSSVM的水下滑翔机深平流预测 | 胡浩,冀海军,彭星光,李乐,张福斌,高剑 |
4 | 数字孪生技术发展现状及在水下无人系统中的应用展望 | 郭君,尹韶平,张宁,高智勇 |
5 | 智能化海战中水下无人系统制胜机理及作战样式研究 | 许东学,王鹏,冯炜 |
6 | 空化器对航行器高速入水载荷的影响研究 | 冯鹏辉,刘钢旗,赵鑫,秦晓辉,周景军 |
7 | 水下有人/无人航行器协同探测攻击三维路径智能规划 | 周春凯 |
8 | 基于主动电场的水下目标运动方向探测 | 彭浩然,胡桥,姜光宇,续丹,付同强 |
9 | 一种海上群体智能对抗的仿真架构研究 | 张路平,芦伟,杨志群,徐国良 |
10 | 超空泡航行体空化器流体动力特性研究 | 王梦豪,彭远鸣,邹启明,宋书龙,周景军 |
11 | 基于DMPC的欠驱动自主水下航行器编队控制 | 郭渊博,李琦,韩奋祥, 陈依民,高剑 |
12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反群体协同智能对抗技术研究 | 叶丰,林金,程仙垒 |
13 | 基于时频分析和迁移学习的舰船尾流检测研究 | 刘罡,李永胜,刘礼文,王晨宇 |
14 | 美海军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 王金云,可伟 |
15 | 沈明学,曾达峰 | |
16 | UUV水下导航系统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 马铁锋,李国强,蒋瑞林,陈善林,邓瑀 |
17 | 基于北斗的海洋高精度海洋定位增强系统 | 张永,许志强,刘志浩 |
18 | 一种欠驱动无人水下航行器相对位置控制及其应用 | 赵旭,陈琛,马铁锋,普俊韬,刘锋,李东起 |
19 | 基于主动电场感知和LSTM的水下运动目标定位 | 姜光宇,胡桥,彭浩然,李思虎,付同强 |
20 | 具有通信时延的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编队控制研究 | 王琦,郭飞,张安通,郭煜,强以铭 |
21 | 无人水下航行器推进电机EMI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 苑利维,魏娟,赵曾武,田冠枝,李国强 |
22 | 基于通信延迟的协同导航定位误差补偿算法研究 | 邓瑀,马铁锋,李国强, 陈善林,刘锋 |
23 | 用于某AUV的21700锂离子电池放电性能研究 | 宋德勇,何巍巍,白冰,程斐,杨申申 |
24 | 基于数字孪生的风电机组叶根载荷预测 | 周庆梅,温钊,张会阳,张方红 |
25 | 基于MFC的深海潜水器运动仿真研究 | 张伟,李德军,沈丹,杨申申,彭超,谢飞 |
26 | 数据驱动的AUV发射声自导鱼雷可攻性决策方法 | 郭力强,马亮,张会,杨静 |
27 | 水中兵器动力协同设计思路及关键技术 | 刘景云,孙涛,高慧中 |
28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潜水器操纵运动模型辨识方法 | 胡中惠,庞永杰,叶聪,黄欢,陈嘉伟,苏晓云 |
29 | 基于流场与电场信息融合的水下目标探测 | 付同强,胡桥,刘钰,姜光宇,彭浩然 |
30 | UUV用小型全向低频/甚低频磁性接收天线关键技术研究 | 冯士民,王永斌,李丽华,王龙飞,王世宇,刘志坤 |
31 | 基于Zatman零陷展宽算法的宽带噪声干扰抑制方法研究 | 王威龙,张宇航,杨云川 |
32 | 复杂海洋环境的水下无人潜航器探测技术研究 | 陈洲,赵显文,王正伟,胡鹏鹏,王婷婷,刘志刚 |
33 | 基于事件触发的水下滑翔机鲁棒自适应姿态控制 | 闵博旭,井安言,高剑,潘光,陈依民,张福斌 |
34 | 舰面集约化无人操控设备抗聚热设计 | 安娜,张燕,沈昊天,王小荣 |
35 | 基于两级卡尔曼滤波的车载系统组合导航算法研究 | 杨惠博,闫锐,张福斌,高剑 |
36 | 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研究和应用综述 | 王飞,金建海,陈奕宏 |
37 | 燃料泵柱塞油膜摩擦生热CFD仿真分析 | 陈文杰,李永东,白长青 |
38 | 耦合爆炸式鱼雷战斗部技术研究 | 鲁忠宝,黎勤,朱奇峰,哈海荣 |
39 | 超空泡航行体自抗扰控制设计 | 周瑜,孙明玮,张建宏,刘乐华,陈增强 |
40 | 航行器水面航行喷水推进特性研究 | 刘富强,孙元,王雪峰,黄闯,许海雨 |
41 | 基于Voronoi图的多航行器不规则区域搜索规划方法研究 | 郑鹏,陈伟,顾媛媛,张华 |
42 |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风电机组维修策略优化 | 张宁,张传江,刘冰冰,张方红 |
43 | 基于等效源法的有限封闭空间内声场重建方法 | 柴韶男,时胜国,王谦,耿小明 |
44 | OFDM水声通信中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同步方法研究 | 徐伟,郑杰,和斌 |
45 | 粗糙海面UUV载鞭天线近水面辐射性能分析 | 李丽华,修梦雷,潘发寿,冯士民,王世宇 |
46 | CL-20基含铝炸药的性能研究 | 徐洋 |
47 | 无人水下航行器集群测试与评估技术探索 | 孙兴凯,吕俊军,崔 培 |
48 |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 孙盼,路骏,高慧中,王俊光 |
49 | 基于瞬变电磁法的无人浅水水雷快速探测技术研究 | 张勇,顾灵茹,吴美武,罗朝鹏 |
50 | 水下装备环境工程探讨 | 严光洪,张共愿,邱帅 |
51 | 水下载人/无人装备母子式协同技术研究 | 曹俊,徐伟哲,胡中惠,姜磊,杨青松 |
52 | 基于视觉SLAM的多无人机协同自主环境探索策略 | 王昱博,葛勇,李承敏,种竟争,杨志华 |
53 | 超空泡鱼雷命中概率解析方法 | 谢超,周景军,万亚民,宋书龙,王梦豪 |
54 | 一种考虑时延约束的UUV密集集群自适应结队聚集控制方法 | 梁洪涛,康凤举,曹辉 |
55 | 基于小样本条件下水下回波生成方法研究 | 王晨宇,刘礼文,刘罡,李博,杨云川 |
56 | 海域无人平台体系通信技术分析与设计 | 孙翱,金晟 |
57 | 基于场景聚类的两阶段水下无线充电站系统规划 | 余世科,蒋万枭,李皓,王峰,喻其林,岳建刚 |
58 | ANOVA在产品质量复查中的应用 | 刘煜,彭璐 |
59 | 基于多驱动融合的混合驱动滑翔器双功能任务切换联合控制方法及验证 | 王健,顾媛媛,郑鹏, 徐令令,张华 |
60 | 面向多源异构传感器的无人艇船岸数据系统 | 郭煜,王琦,邱达伟,强以铭,朱宇阳,金建海, 陈奕宏 |
61 | 基于水下无线充电的UUV电能源补给研究 | 余世科,王锋,李皓,喻其林,岳建刚 |
62 | 水下航行器防探测预警技术研究 | 王晋,孙逊,徐翔 |
63 | 基于仿生人工侧线的水下运动目标轨迹跟踪研究 | 刘钰,胡桥,杨倩,李怡昕,赵佳伟 |